A股“史诗级暴跌”背后:市场巨震下的真相与未来走向

作者: 李娟 【 原創 】 2025-04-07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李娟

 

2025年4月7日,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罕见的“史诗级暴跌”,三大指数全线重挫,市场情绪陷入极度恐慌。上证指数收盘暴跌7.34%,深证成指下跌9.66%,创业板指更是狂泻12.5%,创下近十年最大单日跌幅。这场暴跌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后续市场将如何发展?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记者就此展开调查采访。

 

记者走访:市场一片“哀鸿遍野”

 

4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上海陆家嘴的一家证券营业部,大厅内一片寂静,投资者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不安。

 

一位投资者对记者说:“今天市场跌得太厉害了,我持有的股票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惨重。”另一位投资者则表示:“我本来打算长期持有,但现在也开始动摇了,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记者随后采访了多位市场分析师和投资者,试图还原这场暴跌的全貌。

 

国际贸易摩擦:全球市场的“导火索”

 

“美国政府近期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实施‘对等关税’政策,中国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应。这一政策引发了全球供应链中断的担忧,尤其对依赖出口的科技、消费电子等板块造成了直接冲击。”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王明(化名)对记者说,“全球市场连锁反应显著,亚太股市当日集体崩盘,美股近期波动加剧,进一步放大了A股的恐慌情绪。”

 

王明进一步解释道,贸易摩擦不仅影响了市场的情绪,还对企业的盈利预期产生了负面影响。许多出口型企业面临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的压力,投资者对这些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产生了担忧,从而引发了抛售。

 

市场情绪恐慌性释放:资金集中兑现盈利

 

“市场对关税政策的即时反应剧烈,叠加前期涨幅较大,资金集中兑现盈利,导致抛压集中释放。”中信证券分析师李华(化名)对记者说。据李华介绍,全市场超5200只个股下跌,1400余只个股跌停,成交额达1.62万亿元,创年内新高。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不及预期,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加剧,投资者对政策调整的敏感性提升,进一步削弱了市场信心。”李华补充道。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投资者在前期市场上涨时积累了较多的获利盘,当市场出现波动时,他们选择集中兑现盈利,导致抛压迅速增大。一位投资者对记者说:“我看到市场开始下跌,就赶紧卖了,不想亏太多。”

 

行业分化与板块冲击:科技股成“重灾区”

 

“从行业分化来看,消费电子、AI应用、光伏等科技成长股遭遇重创,跌幅超过9%,歌尔股份、立讯精密等多只龙头股跌停。”华泰证券分析师张伟(化名)对记者说,“全球需求放缓叠加供应链风险,加剧了市场对科技行业盈利前景的担忧。”

 

与此同时,农业与公共事业等防御性板块逆势走强。张伟指出:“农业股逆势涨停,养殖ETF、畜牧ETF等涨幅居前,这表明投资者在市场动荡时更倾向于选择防御性资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投资者在市场下跌时,选择了将资金转移到防御性板块。一位投资者对记者说:“我看到科技股跌得厉害,就赶紧买了些农业股,感觉相对安全一些。”

 

政策与流动性压力:市场不确定性加剧

 

“证监会近期强化科技股监管,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赵强(化名)对记者说,“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超150亿元,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升温,外资撤离加速了流动性枯竭。”

 

赵强进一步解释道:“上证指数跌破3200点触发了程序化抛售,融资盘平仓形成了‘多杀多’的恶性循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市场的大幅下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投资者对政策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一位投资者对记者说:“政策的变化太快了,我们很难跟上节奏,只能尽量减少损失。”

 

后续展望:短期风险仍存,中长期机会显现

 

“从短期来看,中美贸易政策的落地节奏、人民币汇率波动及外资流向仍是关键变量,市场可能还会延续震荡。”王明对记者说,“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中美谈判进展及国内政策信号,动态调整策略。”

 

尽管短期风险尚未出清,但部分机构认为A股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政策发力或带来结构性机会。张伟指出:“政策对冲方向(如半导体国产替代、内需消费)可能会受到资金关注,超跌科技股若配合政策利好(如6G技术大会)可能会出现技术性反弹。”

 

“中央汇金公司盘中宣布增持ETF,并强调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这一举措被解读为政策维稳信号,推动了尾盘跌幅的收窄。”赵强对记者说,“但短期情绪修复仍需时间。”

 

投资者应对策略:控制仓位,关注政策与经济数据

 

“建议投资者将仓位控制在50%以下,优先配置防御性资产,如黄金、国债,避免盲目抄底出口依赖型标的。”李华对记者说。

 

“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中美谈判进展及国内政策信号,动态调整策略。”张伟补充道,“同时,关注经济增长数据和企业盈利预期,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

 

“尽管市场短期波动剧烈,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稳健,市场总有回暖的时候。”赵强对记者说,“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做好风险管理,耐心等待机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投资者在市场下跌后,选择了保持冷静,不盲目跟风。一位投资者对记者说:“我决定先观望一段时间,等市场稳定后再做决定。”

 

此次A股市场的“史诗级暴跌”是贸易冲突、政策收紧、全球流动性压力及技术破位的共振结果。


尽管短期风险尚未出清,但部分机构认为A股估值已处历史低位,政策发力或带来结构性机会。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中美谈判进展及国内政策信号,动态调整策略,保持冷静,做好风险管理,耐心等待机会。


阅读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取消
技術支持: 淘福
  • 首页
  • 手机版
  • 电脑版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