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零下51℃的奇迹!天津技术解锁中亚轻轨抗寒“密码”

作者: 钱毅 津轩 【 原創 】 2025-04-21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钱毅 通讯员 津轩

 

记者:您好,吴董事长!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为中亚首条轻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轻轨一期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能否请您介绍一下项目的整体情况?

 

吴秉军(天津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轻轨一期工程是中亚地区首条城市轻轨线路,全长21.39公里,途经国际机场、世博园、总统府等重要区域,是连接阿斯塔纳市东北、西南方向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这条线路对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不仅能丰富民众的出行方式,还能带动沿线区域的发展。

 

记者:这个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吴秉军:项目最大的挑战在于阿斯塔纳市的极端气候条件。这里冬季漫长、气温低、风雪大,最低气温可达-51℃。这对轻轨的建设和运营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既要确保设备在低温下正常运行,又要保障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记者:针对这些挑战,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

 

陈云(轨道交通集团阿斯塔纳项目负责人):我们结合丰富的建设管理及运营经验,经过多次深度调研和反复论证,为哈方提供了恶劣天气下轻轨安全运营的系统解决方案。例如,针对轻轨正线和车辆段的最小曲线半径设计,我们发现可能存在与接触轨发生限界冲突的风险,于是提出了对轻轨接触轨实施机械预弯的优化建议,这一方案得到了项目建设方和哈萨克斯坦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记者:目前项目的进展如何?

 

陈云:目前,阿斯塔纳市轻轨全线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桥梁也已贯通。我们去年派驻了第一批技术人员赴哈,编制整体工期计划、进行工程重难点分析,并优化设备系统招标方案及技术方案。今年3月,第二批工作人员也已到位,开始进行交叉施工管理、系统综合联调组织等工作。

 

记者:除了技术支持,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还为当地做了哪些工作?

 

吴秉军:去年11月底,哈萨克斯坦CTS公司主席一行到访我们集团,参观了天津地铁10号线列车运用库、城轨司机实训基地等,对我们的技术、经验高度认可,并希望我们帮助组建地铁运营管理团队,培养运营管理人才。为此,我们充分发挥自身完备的人才培训体系和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量身打造了“理论+实训”相结合的培训方案。目前,培训咨询团队已赴哈萨克斯坦,启动了轻轨司机第一阶段的培训工作。

 

记者:听说学员们对培训非常期待?

 

学员萨披耶夫·达尔罕:是的!中国老师特别认真、严谨、耐心。他们在传授经验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记住了轻轨司机肩负的安全重任。我相信我们都能尽快成长为优秀的司机,为家乡的轻轨运营贡献力量!

 

记者:吴董事长,您对这次中哈合作有什么期待?

 

吴秉军:这次合作不仅是一次技术输出,更是一次文化交流。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将天津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广泛应用到更多国家,深化与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战略对接。未来,我们将持续向海外输出天津智慧和天津方案,推动更多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轨道交通项目落地。

 

记者:非常感谢各位接受采访,也祝愿阿斯塔纳市轻轨项目顺利完工,早日为当地民众带来便捷的出行体验! 


阅读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取消
技術支持: 淘福
  • 首页
  • 手机版
  • 电脑版
  •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