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清水秀绿生金 ——写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時間:2023-08-16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刘易雄 王占会/通讯员:彭妙兰)陕西讯:初秋时节,行旅至革命圣地延安,葱茏茂盛的绿色波涛会向你张开怀抱。抬头仰望,是“蓝格莹莹的天”,低头俯视,是“清格凌凌的水”,闭目呼吸,是“凉格爽爽的空气”,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如今的延安,已经成长为一座青山绿水环抱的秀美、宜居、美丽的现代化城市。 青山绿水环抱的美丽延安 据有关数据显示,1-7月份,全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174天,排名全省第3位,“圣地蓝”成为延安空气质量的一张亮丽名片;水质方面,国、省控断面全部达标,Ⅰ-Ⅲ类优良水体比例保持100%,宝塔山下再现水清岸绿的美丽景象。 曾经因红色享誉世界的延安,如今又因为绿色生态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蓝天白云成常态 曾经,以油煤工业为主的延安,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大气污染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近年来,随着持续不断的治理,延安空气质量逐年向好。 延安多年来持续实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举措,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关停原延安热电厂,建成投运超低排大唐延安热电厂,逐步推进热源并网、锅炉拆改、清洁取暖等工作。完成302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1365万平方米,县城达到1647.8万平方米。 多年来,我市逐步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制度、机制和办法,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综合把控,持续开展大气环境“冬病夏治”臭氧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餐饮油烟专项整治,依托“一市一策”专家团队,从大气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大气治理应对措施、重污染天气应对等方面全过程深度治理,掌握了大气污染治理的主动权,解决了一大批“看得见、摸不着”的大气环境污染难题。 市生态环境局根据夏季扬尘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臭氧问题逐步凸显的特点,加大对施工工地、拆迁工地、道路扬尘的管控力度,督促施工方切实落实“六个百分百”措施,做好进出口道路硬化、裸土物料苫盖完善、及时清理道路积尘等工作,全面降低扬尘污染。加强对商圈、车站附近道路交通疏导工作,减少车辆怠速行驶,减少尾气排放;同时,加强重点区域内高排放机动车辆管控力度,严查柴油车辆、黑烟车辆,禁止市区内行驶。此外,有针对性地制定夏季道路洒水保洁作业预案,合理调整环卫洒水、雾炮和湿扫等作业时间,减轻道路扬尘负荷的同时,减缓臭氧小时浓度升高速率。 延安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2015年的282天攀升至2022年的329天,进入国家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城市行列。 水清岸绿变现实 守护好宝贵的水资源,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必要之举。 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市政府向各县(市、区)、市级相关部门下发碧水保卫战目标、任务、时限、责任“四张清单”,进一步夯实责任,有效构建了“刚性治标、系统治本”的治水思路,明确了“五先五后”治水举措,大力实施“控污、截污、清污、减污、治污”五大工程,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我市累计建成县(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16座,乡镇污水处理站183座,处理能力达到31.32万吨/天。规范整治延河、清涧河等5条主要河流554个入河排污口,在全省范围率先完成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 自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全市在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35条河流河段设置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2357名,其中市级11名,县级159名,乡镇级806名,村级1381名,确保每一条河流都“有人管、管得住、水清亮”。 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新时期治水思路和推行河湖长制重大决策部署,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责任制考核,坚持对河湖长制工作实行常态化“一月一考核,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全面形成了党政主导、水利牵头、部门推动、社会共治的河湖管护新格局。 按照中省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我市现已编制发布了延河、北洛河、王瑶水库等市级10河2库“一河(湖)一策”(2021-2025)方案,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的235条河流、39座水库划界成果已通过省级复核并上报水利部,完成划界河长6329.77公里、划定管理保护范围799.9平方公里,其中管理范围486.82平方公里、保护范围313.09平方公里。 2022年,我市国、省控和县(市、区)出境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首次实现全面达标,水质改善排名位居全国第37位。 退耕还林换真金 7月20日,延安市首批林业碳汇成功交易,吴起县、宜川县与北京元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交易碳汇量60万吨、交易合同金额2239.5万元,涉及2015-2022年度84万亩新造林。退耕还林24年后延安林业换得了“真金白银”。 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沟壑纵横、生态脆弱。1999年,延安市率先在全国开展退耕还林,在黄土高原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259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的33.5%提高到48.07%,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近年来,延安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林长制是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延安市按照有名、有实、有责、有效“四有”要求,全面建立“市县乡村”林长制体系,设立“四级”林长8235名,竖立林长公示牌1905块,选聘生态护林员3372人,实现了4457.37万亩生态空间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好转,延安的生物多样性明显恢复。目前,延安境内现有陆生野生动物264种、种子植物147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Ⅱ级25种、省级13种。子午岭林区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华北豹数量增至110多只,是迄今全国已知华北豹野生种群最为密集的区域,褐马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褐马鸡种群数量增至2800多只,且种群范围在持续扩张。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奋力谱写延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新起点上,延安干部群众将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发扬延安精神,奋力作为,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