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举办青少年研学夏令营活动 ——“行走的课堂”乐享多彩暑假生活時間:2023-08-15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刘易雄 安保文/通讯员:张渌)陕西讯: 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丰富学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依靠自身资源、立足自身特点,联合沣西新城云谷体育、咸阳博物院、咸阳市乾陵博物馆、茂陵博物馆、三原城隍庙,“一心一城四馆”联动,面向青少年,开展为期4天的“聆听古迹之声 回望千年珍藏”青少年研学之旅。 乾陵博物馆——开启“大唐时尚之丽彩唐装”之旅 乾陵作为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墓陵,历史文化厚重,源远流长,丰富的文物瑰宝不胜枚举,不断向世人诉说着历史变迁和岁月沧桑,为人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文物史料。研学团的小朋友到达博物馆后,在社会教育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身着唐朝传统服饰,通过寻访式参观永泰公主墓和各个展厅,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寻找文物中唐装服饰的特色,了解盛唐人文风情。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了唐服折纸制作,每位小朋友都根据自己学到的唐代服饰知识通过自身的思考进行了创作,完成了一个个独特的折纸作品。下午,在研学基地开展了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吃饭时让老人先坐下;全家人围坐用餐时,大人不动筷子,孩子不能先动。”……在传统礼仪讲解中,授课老师不仅分享了秦汉时代的一些传统文化礼仪,还邀请小朋友上台,手把手教授采访礼仪知识,规范地做好点头、鞠躬、握手、指引等礼仪动作,小朋友们则认真地学习模仿,俨然成了一个个小绅士、小淑女。通过讲学互动,让孩子们通过直观的感受,激发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认同感。 咸阳博物院(文庙)——领略秦汉之风 咸阳博物院创建于1962年以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所建文庙改造而成,以收藏、研究、展示秦汉历史文物为主。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秦咸阳历史文物、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咸阳碑石、宗教文物等珍贵文物珍品。组织开展投壶、猜灯谜等游戏,通过参与游戏让孩子们感受汉代百姓的娱乐方式。此次参观,孩子们了解咸阳厚重的历史,对生活的城市有了更新的认识。参观结束后,文庙工作人员为研学的同学们赠送了书籍。 茂陵博物馆---品大汉雄风铸爱国之魂 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寝,是汉代帝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研学的第三天,同学们来到了茂陵博物馆。首先欣赏了西汉石刻艺术陈列,领略到汉人石刻质朴无华又气韵生动的精髓,感受到汉代先辈雄浑博大、威武豪迈、昂扬奋进、自信自尊的精神面貌。随后,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馆内的珍藏文物,了解了文物的由来。霍去病的墓碑前,听着讲解员阿姨娓娓道来霍去病的生平,孩子们无一不为霍去病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 三原县城隍庙---道教圣地三秦古韵 三原城隍庙,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道教建筑之一,创建于明朝(1368-1644年)初期的1375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整个庙宇宫廷建筑,均衡对称,殿楼廊亭,琉璃盖顶,鎏金溢彩,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毕土木之功,穷造型之巧”。来到三原县城隍庙,讲解老师精彩且细致的讲解了有关城隍庙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传说故事等,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三原县城隍庙这颗耀眼明珠的光彩,感受到这座历史古城的千年古韵。 此次开展的为期四天夏令营活动,边研学边旅游,从玩中学,玩出新体验,学出新方式,让孩子们走出校园,走出固有的生活方式,通过文博参观、研学游乐、社教活动、手工体验等内容让小小营员们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文化素养,多方面、多维度地锻炼营员们独立自主能力,引导孩子们更自信、更担当、更勇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