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偶之间传承情時間:2023-08-11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刘易雄 高建强/通讯员:彭妙兰)陕西讯:郑板桥在《咏傀儡》一诗中写道:“笑尔胸一物,本来朽木制为。衣冠也学诗文辈,面貌能惊市井人。”这些朴素自然的语言咏傀儡以言情,木偶形象生动,其表演耐人寻味。 在西安市周至县的楼观台脚下,有一群会“唱”秦腔的娃娃,娃娃们各个神通广大有灵性,会唱歌,会跳舞,会斗智斗勇。这些娃娃就是周至的大玉木偶,目前已被列入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五人,可作千军万马;六七步,能达四海九州”木偶戏以小小舞台就可演绎大千世界。大玉木偶在清宣统年间由木偶艺人唐老八传至该村村民。发展历经由散到集,由兴到衰。现有表演、雕刻艺人30余人,至今仍活跃于群众之间。 木偶的选料、雕刻及表演都在大玉村木偶艺人手中完成,传承了木偶制作与表演的全部技艺。大玉木偶由木偶制作和木偶表演二部分组成。木偶的制做造型步骤大体分为选料、三雕七画阶段、雕绘结合三个阶段。木偶的表演也称扭竿竿,配以文武场面乐器与真人表演相融,乐器主要有四面鼓、战鼓、堂鼓、大锣、小锣、大铙、小铙、板胡、二胡、洋琴笛、唢呐、号等。表演以秦腔为主,主要剧目有《白丁本》、《春秋传》、《下河东》、《兴汉图》、《四贤册》、《斩李广》等近30本。借助秦腔展现,其发展和传承对秦腔的表演、木刻以及传统剧目的传承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大玉木偶属于杖头木偶,杖头木偶是一种地方传统戏剧,在古代称“杖头傀儡”。杖头木偶需以木杖操纵动作完成,木偶内部虚空,眼嘴可以活动,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表演者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表演,因而又称“举偶”。 传统的提线木偶需要拨弄线条完成表演。木偶被提到台前,艺人一手持线板,另一手叉开五指将线条从悬结处顺着线路往下捋。将线条固定在线夹上以固定木偶姿式。木偶艺人要熟悉木偶的线条,也要通练指法。相比提线木偶,杖头木偶更侧重于操控杖木功力,演者两手能运用自如、灵活准确地把握手中的木偶,不同的木偶有不同的展现形式,也能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差异。 大玉木偶反映了农耕生活,有利于我们了解周至大玉的风土人情,其发展到今天,这种传统工艺非常考验艺人的经验水平,其传承是一种考验,一代又一代的手艺人将其制作演绎发扬,这样一个技艺完整的一个传统项目,具有极高的雕刻、绘画等工艺研究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