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志乡土作家施福明为千年古镇家乡写镇志時間:2023-07-27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李百超) 安徽消息 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魏庄镇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千年古镇。镇里有位残疾作家,他以一己之力,不辞劳苦,自掏腰包计划为家乡用六年时间完成一部30万字的镇志。
这位身有残疾的作家就是施耐庵第十九世孙施福明。她自豪而又自信的说:“我身在这个镇千年古村马场村,能利用自己的笔为大家做点善德有益的事,为全镇乡村振兴而出力,我感觉是我最大的心愿!”
施福明,1968年冬出生在淮河岸边的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魏庄镇马廠村,1986年他初中毕业,在本村马廠小学教书;后又考取文化干部,分配在区文化馆工作。他工作的几十年中,先后受到过团中央、文化部和省市县有关部门的表彰。2015年夏天,领导安排他去村里帮助禁烧工作,他两天两夜没合眼,意外地一头昏倒在麦田里。左腿被摔伤,由于行动受限又形成脑梗。自从他成了残疾,腿瘸后,领导安排他在办公室做文字宣传工作。他便励志要为家乡写一部镇志,他耳闻目睹家乡二十大以来的党的好政策,就萌生了为家乡写镇史宣传记录家乡变化的想法。 他收集群众中的历史沿革资料,人物传记和地理、经济、物质、文化,风情、人文轶事等,特别是家乡发展花卉和光伏发电产业等巨变,他都一一详实地记录下来计划流传后世!他虽然腿残疾,行动上有着诸多不变,回顾他自己八年来的采写镇志的酸甜苦辣,他感慨万千!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辛苦我一个,收益千万家的大好事!自从2015年以来,无论是寒冬酷暑,他为了收集史料,骑着一辆三轮残疾车,背着一台数码照相机,一只手提包里边放着三个笔记本,这是他的全部“装备”。他每天感觉虽然疲惫不堪,但觉得很值!每天他打听哪里有线索?哪怕路再远,再有难度,他都要往返几次,把事件来龙去脉搞清,对有史料价值的材料从不轻易放过。他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最注重:“有证入志,无据不录”原则,全镇千家万户六万多人口的事情,他逐村巡查各族家谱收遍。他按照蚌埠市地方志办公室他外公赵同蕴和县领导赵瑞冲和杨杰、葛树学的指导意见以及在县人大老干部张传卫和镇党委书记屠伟、王大力镇长等领导人关爱的指导鼓励下,历经六年终于完成了这本30万字的初稿。
近日,他又请一位德高望重的书法家张家志先生为这部镇志提写书名,他又马不停蹄反复修改又为镇里创作了一首炙炙人口的镇歌《魏庄镇歌》并且在《安徽日报》发表。《魏庄镇志》共分二十个分类,八十八个条目,全文30万字,图文并茂,内容详实。涉及文化、政治、精神文明、风俗民情、乡贤故事、诗词、考古、民间往事、民间传说等诸多方面。 目前,镇志正在进一步修改,已经进入多方筹集资金阶段。据业内人士称:“镇志的修改并且最终定稿,将是全镇的一个百科全书!对乡村振兴,研究本镇的发展史特别有价值!” 施福明说,家乡人才辈出,出过世界散打冠军方便,还出过某省一个副省长,还有许多经典故事。他都要用手中之笔把他们写出来。特别是他把一个关于家乡的、中美之间的民间友谊,一段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经典故事讲给自己的朋友听。他的这位朋友作家李老师已创作完成电影剧本《水浒长歌》,二人几次交流,完善补充,已经申报了电影拍摄许可证。
施福明说,自己虽然残疾了,但是仍然要在有生之年,为家乡做成点事,会在心里面感到无限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