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视频
搜索
首页 >> 要闻天下 >>要闻天下 >>中国新闻 >> 历史的活化石--安顺屯堡
詳細內容

历史的活化石--安顺屯堡

時間:2023-05-11     【轉載】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叶红)贵阳消息:今天介绍距离贵阳140公里的历史文化名城安顺,安顺是出了中共元老王若飞,黄齐生,国民党元老谷正纲,谷正伦,谷正鼎三兄弟,有举世闻名的世界落差第一的大瀑布—黄果树瀑布,然而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那里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群体,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演义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 “ 屯堡文化 ” 。

    而安顺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西秀区七眼桥镇以云山、本寨、雷屯为主的云峰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该景区位于安顺市东面约21公里处,景区面积据说有20平方公里。景区自开发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认为云山、本寨的明代古城墙、古箭楼、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2002年在七眼桥镇出土的明代率军南征将军傅友德、沐英将军捐资建庙的石碑证实了专家学者的论断。二零零二年,七眼桥镇以"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二零零一年国务院将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安顺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目前,云山屯、本寨正在向建设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让我们走进屯堡,走进那久远的年代……

屯堡文化来源于朱元璋大军南征和随后的北调滇南。明洪武十三年,云南王巴扎刺瓦尔密反叛,第二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和沐英率30万大军南征,经过3个月的战争,平定了云南王的反叛。经过这次事件,朱元璋认识到了西南稳定的重要性,于是命令30万大军就地屯军。这一屯,屯出了悠悠600年的 “ 明代历史活化石 ” 。

根据《安顺府志 —— 风俗志》记载: “ 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 ” 。

“ 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 ” 。在今天的安顺,许多大家族的族谱,记载均与史料相同。《叶氏家谱》载: “ 自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军南征……。平服世乱之后……令屯军为民、垦田为生 ” 。在漫长的岁月中,南征大军以及拖家带口来的各自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 “ 屯堡文化 ” 因此而形成。明朝军队征服南方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还从中原,湖广和两江地区把一些工匠、平民和犯官等强行迁至今贵州安顺一带居住,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既不断吸收当地的生产方式,以恪守各自世代相承的文化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的这样一种独特的现象,它既执着地保留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又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明。

屯堡文化既有自己独立发展、不断丰富的历程,也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遗存,既有地域文化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一方面,他们执着地保留着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一方面,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他们又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化: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人的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安顺七眼桥镇屯堡文化村落群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1年国务院将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特色

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历史,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线装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语言

屯堡人的语言多带卷舌音,发音快,透着军人的阳刚之气,它是明代的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专家把它称为“安顺屯堡方言”。

服饰

屯堡人的服饰,主要表现在妇女身上,她们的装束通常是宽衣大袖,大衣袍长及膝下。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流绣花纹,腰间以两端垂于膝弯部的织锦丝带系扎。长发挽成圆髻网罩挽于脑后,圆髻上插有玉簪、银链等首饰。妇女婚否的区别在于:未婚少女梳长独辫;已婚者则除了挽髻外,尚须剃额修眉。妇女装束中往往还配有耳坠、手镯、戒指、手笼、长圆裙以及用绣、补、镂、镶、滚等方法制作的高帮单勾凤头布鞋。现在,其他地方只能在戏台上看到的这种穿着打扮,在屯堡却是日常生活便装,其盛装、婚丧嫁娶装和节日盛装更有独特的魁力。1993年发掘的明 “ 荒王 ” 墓出土的随葬品中的衣服、鞋子与现在安顺雷屯、云山屯一带屯堡妇女的宽袖镶边大襟衣、绣花丹凤鞋在尺寸、花样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屯堡妇女的服饰,是民风民俗考古考察和游览观光的活化石,是活着的历史。

地戏

地戏,俗称跳神,由原始傩舞的分支军傩演变而来,盛行于屯堡村寨,集演戏、祭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据《续修安顺府志》载: “ 黔中民众来自外省,当草莱开辟之后,多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备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迄今安顺境内,盛行不衰 ” 。屯堡人依村寨门前或寨中空地为戏台,以憨直拙朴、粗犷自然的露天演唱形式,用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法,表现《封神》、《楚汉相争》、《三国》、《薛刚反唐》、《精忠传》等中国古代忠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演员们额上戴以简炼夸张的 “ 脸子 ” 即木雕面具,身着长衫,背插小旗,腰系战裙,手持木制短刀长枪,唱着原始的弋阳腔,仅借一锣一鼓的击奏,在一人启口,众人接腔的伴唱下,以人物上下更换时空变换,借三、五步为万水千山,就竹鞭为金戈铁马,依桌椅象征高山要塞,在抑、扬、开、合的厮杀、挡、架、翻、窜的格斗中虚实结合,形神兼备,产生极具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从而形成屯堡地戏特有的艺术魅力,被称为戏剧史上的 “ 活华石 ” 。曾在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演出,引起轰动,登上国际大雅之堂。安顺还有300多个地戏表演团体,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

屯堡建筑把石头工艺发挥到极至,从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错落有致。走进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民居就是一个石头世界

居民的建筑成四合院,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点,又有华东四合院的布局,但最突出的特点是全封闭的格局。居民建筑分朝门、正房、厢房,朝门成雄伟大 “ 八 ” 字形,两边巨石勾垒,支撑着精雕的门头,门头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等装饰品。正房高大雄伟,在木制的窗棂,门簪上雕刻着许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厢房紧依正房两边而建,前面为倒座,形成四合,中间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头拼成,四周有雕刻着 “ 古老钱 ” 的水漏。

石头建筑的屯堡居民,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村寨内部的巷子互相连接,纵横交错,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 “ 点、线、面 ” 结合的防御体系。靠巷子的墙体,留着较小的窗户,既可以采光,又形成了遍布于巷子中的深遂枪眼。低矮的石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这一切无不显示当时战争所需的建筑构式和屯军备武的思想。现在屯堡村寨中,至今残存着许多垛口、炮台。


最新評論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中国新闻
更多
11
更多
免责申明

       免责申明

      1、中国摄影艺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0-04-22-0   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2-04-22-2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1-04-22-1 

       2、本站是由中国摄影艺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 、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主办 。本站所刊登信息,不代表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勿经书面授权,本站所刊登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法律依据,确切内容以正式文件及实际业务为准2022 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官方 版权所有。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 邮箱:zgsyxwtxs@163.com),以便及时删除。

网站发布文章管理及规定




城市選擇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山西:
陕西:
甘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青海:
西藏自治区:
四川: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
重庆:
贵州:
湖南:
江西:
上海:
浙江:
福建:
云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技術支持: 淘福 | 管理登陸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