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床前百天有孝媳 ——记安徽省太和县坟台镇关营村党总支书记张秀兰時間:2022-12-20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安徽讯 ( 记者 张彪 通讯员 闫健民 ) 常言说:“床前百日无孝子”,指的是如果有老人卧病在床,时间长了,再孝顺的子女,都难以坚持下去。可是,在安徽省太和县坟台镇,就有一位好媳妇打破了这种人们习惯性的看法,谱写了“床前百天有孝媳”的佳话。到这个村子里走访几位群众,他们的介绍,让我感动不已,激发起我好好写写她的事迹的想法。 提起张秀兰,认识她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她不仅要侍奉卧病在床的婆婆,还要保证村里的一大摊子工作不落后,作为一个女同志,的确是很不容易! 张秀兰的婆婆王素莲是位干部遗属,张秀兰结婚的时候,公公已经离世,婚后一直和婆婆共同生活,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感情很深。街坊邻居都说:“你看看,人家两好搁一好,亲到一块去了。过日子真像亲娘俩!” 2015年春季,婆婆腰椎骨折,在太和县人民医院住院手术,当时儿子正读高一,丈夫在村小任教,只能趁双休日去医院陪护,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张秀兰在医院照顾,身在医院,心系村里的工作,一天不知要接打多少个电话,开始护士不理解,有点责怪她,嫌她事多,后来医生和护士知道了情况后,无不交口称赞,同病房的一个老太太酸酸的说:真不相信这是个儿媳妇,亲闺女也很难能做到这样啊! 出院后两个月左右,婆婆又摔断了股骨头,在太和县中医院住院手术治疗,当时正值暑假,丈夫白天在医院陪护,张秀兰回村里忙工作,下班后赶到医院值夜,第二天早上再赶回村里忙工作,日复一日坚持到婆婆出院,从无怨言。 为了让婆婆更好的康复,每当晴天时,张秀兰都要在百忙中挤出时间陪伴婆婆。她把婆婆架到门口晒太阳,给婆婆梳头、聊天,念报纸、讲一些婆婆喜欢听的事情,婆婆的心情愉快,自然而然地就健康长寿。看到这个场景,十里八村的农家妇女,都把张秀兰当作教育子女的榜样,让他们孝敬长辈、疼爱家人。 但是,谁也逆转不了自然规律。随着年龄增长,婆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逐渐出现了老年痴呆的迹象,后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张秀兰和丈夫二人分工合作,每天早晨起来,丈夫做饭,她要给婆婆换尿不湿,洗脸、梳头、清理口腔,然后喂饭。晚上,还要给婆婆洗脚、剪指甲,一丝不苟地陪护着婆婆。隔三差五的为婆婆擦洗身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亲朋好友来家看望老人时看到的情形让他们由衷地夸赞:秀兰做得真是没话说! 婆婆卧床到去世近五个月时间里,无论有多么繁忙,张秀兰一直坚持了下来,从来不嫌脏、不嫌累。婆婆的痴呆程度越来越严重,儿女们的名字都记不起来了,唯独能记得张秀兰,知道她是小儿媳妇。姊妹们在一起提及此事,都说张秀兰伺候老人也真值得了。这时,张秀兰笑着说:“哪里呀,咱娘记得我,是因为老人家对我偏心,就疼我!” 婆婆去世后,张秀兰作为一名村书记,带头响应国家号召,和家人们商量后,一切从简,本村的、包括丈夫同族的街坊邻居的礼金一概不收,除了婆婆娘家人之外,其他亲戚也没有通知。按照这里的农村习俗,老人去世后要安放在老宅,且停三天后才能下葬,儿女们要守灵。期间张秀兰每天都要把饭做好装进保温桶里,用电瓶车拉着从家中到老宅送饭,每天要往返数次,大家看在眼里,印在心里。 料理完老人后事,姊妹几个在谈及家屋事儿的时候,小妹流着泪说:娘亲生的咱们几个加在一起,不及四嫂(张秀兰的丈夫在家排行老四)一个人做的好! 后记:据悉,该镇领导得知张秀兰孝敬老人的事情后,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宣传报道,被张秀兰婉拒。她的理由是:孝敬老人是做人的本分,应尽的责任,我不想要什么名誉,不必宣传。后经再三做工作,甚至是“施压”,被告知不是为了宣传个人,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是为了弘扬正能量,必须要宣传,她才欣然同意。在此,笔者对张秀兰又增添了一分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