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部营商环境发展报告发布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王红)北京消息:2月28日,由北京市发改委牵头,联合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其他22个牵头部门、16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撰写的《北京市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19-2024)》正式发布。
作为北京首部营商环境发展报告,该报告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北京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务实举措与显著成效,全面展示了首都营商环境的建设成果。
经济活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2%,2024年达到49843.1亿元,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多项指标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经营主体规模不断壮大,近五年年均新增企业约27.6万户,总量达到268.6万户。科技创新成为重要驱动力,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增速达7.5%,位列全球数字经济第一梯队。
筑牢制度基石,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在制度创新方面,北京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业设立与退出更加通畅。信用承诺制办理登记业务占比超96%,简易注销改革将企业注销时间从平均45天缩短至20天。法治环境更加公平透明,北京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两次修订完善,累计“柔性执法”免罚近7.6亿元。
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显著,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北京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突出“北京标准”,推动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完善和数字化转型。2024年,依托“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走访企业2.6万家,解决5.8万个企业诉求问题,推动563个重大项目落地,投资超2000亿元。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注册企业用户达338万家,95%以上的涉企行政许可事项实现全程网办。
京津冀协同发展,共筑区域营商环境新典范
京津冀三地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协同合作,推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2024年,京津冀93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异地就医备案全面取消。三省市还加强了在政务服务、创新创业、产业生态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更多事项“跨省通办”,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提升城市功能与公共服务
北京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就,还在城市功能完善和公共服务提升方面持续发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到879公里,位居全国第一;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量达60个,居全国首位。此外,北京市政报装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集成服务,适龄儿童入园率和普惠率均达到93%,高龄和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务保障措施惠及80余万人。
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是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未来,北京将继续以首善标准打造国际一流的“北京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企业服务更加主动精准,公共服务更加贴心暖心。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