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视频
搜索
首页 >> 要闻天下 >>要闻天下 >>中国新闻 >> 陕西汉中:劳务品牌“VIP”增加就业“GDP”
詳細內容

陕西汉中:劳务品牌“VIP”增加就业“GDP”

時間:2024-04-26     【轉載】   來自:汉中市人社局   閱讀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刘易雄 高建强 通讯员 张渌)陕西消息:劳务品牌建设一头关联就业市场,一头关乎民生福祉,是促发展与惠民生的“双向奔赴”。近年来,汉中市把培育劳务品牌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加速器、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就业增收的助推器,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共建、群众共享机制,推动城乡劳动力由粗放流动向高质量供需对接转变,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汉中全市累计培育技能型、服务型、民生保障型、文旅餐饮类和非遗类等7大类18个特色劳务品牌,带动就业近40万人,年均创造经济效益140亿元。

    因地制宜精准培育,推动品牌特色化。充分发挥汉中市地理环境复杂多样、风土人情丰富多彩、特色产业品类繁多的特点,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技能突出的“一县一品牌”工作格局,努力提升汉中劳务品牌的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助推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创业,提高群众收入。一是科学规划错位培育。广泛开展劳务品牌普查梳理,充分掌握全市劳务品牌数量、分布、特征等基本情况,科学制定全市劳务品牌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全力推进劳务品牌培育、申报、建设和推广工作。力争“十四五”末,每个县区至少培育认定1个劳务品牌,扶持1家劳务品牌创建引领单位,培育1个全国知名劳务品牌,推荐认定2个省级、3个市级和11个县级劳务品牌,实现“一县一品牌”目标。西乡、城固、南郑、洋县、镇巴和宁强等县区从传统农特产品种植优势入手,围绕茶叶、水稻、黑米和柑桔等有机农产品种植、管护、采收、包装、加工和销售等产业链条,深入挖掘细分行业工种,打造“秦巴茶工”“鹮乡有机产业工”和“城固桔农”“略阳乌鸡师傅”等劳务品牌,吸附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20余万人,年创造产值20多亿元。汉台、宁强、留坝和佛坪等县区充分挖掘当地女性诚实善良、热情温婉和心灵手巧特点,依托龙头企业和技术能人培育出“善美家政”“民宿管家”“羌州惠娘”和“巴山乡娘”等特色劳务品牌,3万余名从业人员走俏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年创收3亿多元。二是创新机制闭环培育。制定出台《加强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劳务品牌培育工程计划》,围绕就业容量大的行业领域,培育创建“技能型、服务型、民生保障型、文旅餐饮类和非遗类”等特色劳务品牌,分类建立孵化培育和指导帮扶机制,引导劳务品牌规范化、品牌化、科学化发展。针对劳务品牌创建初期的“城固架花刺绣师”和“留坝民宿管家”等新兴劳务品牌,按照“地域 行业(产业、职业) 工种(师、工、匠等)”要求,精心指导创建引领单位科学合理确定名称标识,促进劳务品牌规范化发展。对运营发展相对成熟的“汉家嫂家政师”“汉中面皮师”和“城固桔农”等传统劳务品牌,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工匠评选和品牌展示等活动,促进品牌深研精钻,提升劳务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针对从业人员多、产业链条长、发展前景好的劳务品牌,通过大力扶持创业,开发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劳务品牌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劳务品牌既做专做精又做实做好,真正成为促就业、惠民生、助发展的“金名片”。三是政策支撑加快培育。把劳务品牌发展与支持能人返乡创业结合起来,梳理就业创业扶持、就业技能培训等政策,加大政策性奖补资金落实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按规定落实税费减免、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鼓励全市各级特色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发挥技能优势、专业特长、从业经历等优势开展创新创业。对认定为县级以上的劳务品牌创建引领单位予以一次性奖补资金,对培育创建劳务品牌做出突出贡献的县区,在就业补助资金拨付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全方位壮大劳务品牌行业规模。

    协同联动全程服务,夯实品牌硬基础。组织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建立完善创业项目库,从行业工种、区域分布、技能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研判,形成指导目录,实施动态管理,共入库项目687个,作为劳务品牌后备资源,广泛动员各类培训机构、就业服务机构、创业孵化机构、咨询指导机构,为汉中市重点劳务品牌建设提供支撑。一是无忧提供技能培训。坚持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务品牌产业发展结合、与市场接轨、与劳动力就业意愿衔接,围绕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和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建立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全市累计筹资6600余万元,组织8.5万名城乡劳动者参加劳务品牌技能培训,引导和帮助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丰富技能知识、开阔眼界视野、提升就业能力、增加劳务收入。建立劳务品牌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技能实训基地49个,600余名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取得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238名“人才池”专家在解决种养殖、产品加工、经营管理等品牌发展难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培养一批劳务品牌技能带头人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国家中级评茶师段成鹏、陕西省劳模李朝阳、童艳红为代表的技术能手和行业大咖。涌现出一批如汉中东方清洗家政公司、陕西鹏翔茶业公司、秦岭壹号民宿为代表的劳务品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以人才队伍建设带动行业产业发展。二是无缝衔接供需两端。积极落实人社专员联系服务措施,常态化开展惠企利民政策落实和招工引才等保障服务,叫响做靓“兴业在汉中、乐业在家乡”服务品牌,发挥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和零工市场作用,就近就地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设立劳务品牌招聘专区,广泛动员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就业推荐,多渠道促进劳务品牌从业人员高质量就业。每年安排专车专列“点对点、一站式”返岗复工,打通劳务输出绿色通道,让特色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就业更加稳定、收入更高、权益更有保障。三是无碍优化要素保障。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作用,提供降低贷款门槛、完善担保机制、简化申办程序、办理展期续贷等措施为劳务品牌企业提供“真金白银”的循环支持。依托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等载体,安排场地专门用于劳务品牌创业孵化,提供项目发布、创业培训、融资贷款、专家指导、技术咨询、法律维权、事务代理等“一站式”服务。多次组织开展“劳务品牌专家基层行”活动,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深入汉台、城固、西乡等县区,与劳务品牌创建引领单位面对面感知交流,帮助解决运营及管理问题,壮大劳务品牌行业规模。

    多维发力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综合运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围绕劳务品牌创建优惠政策、品牌内涵、典型人物、引领单位开展全方位宣传报道,不断扩大劳务品牌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积极营造“塑造劳务品牌、热爱劳务品牌、共建劳务品牌、共享劳务品牌”的浓厚氛围。一是建立标准提升竞争力。围绕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探索建立劳务品牌行业技术标准和诚信准则,培植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品质,打造技术过硬、勤奋敬业、诚实可信、开拓创新的“汉字号”劳务品牌,成为群众满意、市场认可的金字招牌。鼓励劳务品牌优化品牌名称、标识、符号等要素,助推全市劳务品牌建设提档升级,促进劳务品牌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西乡县充分利用“全国茶叶标准示范县、中国绿色生态茶叶十强县、中国茶文化之乡”等“金”字招牌,大力发展生态茶园36万亩,精心培育“西乡秦巴茶工”劳务品牌,集茶园种植管理工、茶叶采摘工、茶叶经纪人、茶叶初制技工、茶叶精制精选包装技工、茶艺表演、茶文化传播人员、茶产品销售等产业链10多个工种,从业人员达15万多人,成为陕南地区知名劳务品牌。2023年“西乡秦巴茶工”精彩亮相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观众现场领略到神奇“东方树叶”的魅力,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二是培树典型提升引领力。开展劳务品牌征集评选活动,组织劳务品牌竞赛,引导劳务品牌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推动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集聚,引领带动本地特色劳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市范围确定社会知名度高、经济效益显著的“汉中面皮师、汉家嫂家政师、汉中藤编师”等3个品牌为全市优秀劳务品牌重点培育项目,形成重点品牌“顶天立地”、特色品牌“铺天盖地”的竞相发展态势。“汉中藤编师”创建引领单位南郑县良顺藤编发展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用祖传“指尖上的非遗”技术传艺带徒300多人,从事藤编、棕编、草编、竹编、扇编“五编”,带动周边2800余人就业创业,年产值7500余万元。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汉中时给予“汉中藤编久负盛名”的充分肯定。三是拓宽渠道提升影响力。积极推进“家门口就业”,在稳固汉中本地市场基础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劳务中介机构和劳务带头人作用,结合苏陕劳务协作,采取订单式、定向式、对口支援建设吸纳就业等措施,推动特色劳动力高质量转移就业;积极开拓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高的劳务输出地,建立健全劳务品牌长期稳定用工渠道,在就业相对集中的城市设立服务站,提供从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养老保险缴纳转移接续到职业推介各方面服务,免除后顾之忧,不断放大特色劳务品牌就业拉动效应。“汉家嫂家政师”创建引领单位加强内引外联,多次举办“汉中家政进北京”活动拓展就业市场,扩大劳务品牌市场占有率。“汉字号”劳务品牌务工人员活跃于祖国南北、拼搏于行业一线,实现劳务品牌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一个个叫得响亮的劳务品牌成为了我市新的“就业VIP”。

中国新闻
更多
11
更多
免责申明

       免责申明

      1、中国摄影艺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0-04-22-0   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2-04-22-2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1-04-22-1 

       2、本站是由中国摄影艺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 、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主办 。本站所刊登信息,不代表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勿经书面授权,本站所刊登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法律依据,确切内容以正式文件及实际业务为准2022 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官方 版权所有。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 邮箱:zgsyxwtxs@163.com),以便及时删除。

网站发布文章管理及规定




城市選擇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山西:
陕西:
甘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青海:
西藏自治区:
四川: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
重庆:
贵州:
湖南:
江西:
上海:
浙江:
福建:
云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技術支持: 淘福 | 管理登陸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