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 产品
  • 视频
搜索
首页 >> 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 >> 赏心悦目------岳西鼓书
詳細內容

赏心悦目------岳西鼓书

時間:2023-04-23     作者:李百超【原創】   閱讀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记者 李百超) 安徽报道  蜚声海内外的地方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岳西县曲艺——鼓书,我在部队的时候就听安徽的战友时常提起过,有的战友还偶尔哼唱几句。可谓久闻大名。


673c61cccacd7a909ade3f4b34e1b87.jpg这些年,出于对地方文艺的好奇和热爱,我在系统透彻的研究了冀东评剧京东大鼓等地方文艺的基础上,我又对岳西鼓书这一艺术形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了解。在新冠疫情相对轻缓期间,也曾经专程赴安徽岳西,兼顾探访老战友,现场聆听了鼓书大师殷小雅在主簿镇的表演,传唱美好生活;旁听了鼓书大师殷小雅在百年古戏楼前教授弟子。说实在话,观赏岳西鼓书,有一种宛若春风拂面来的感觉。

据鼓书大师殷小雅介绍,岳西鼓书,又称说书打鼓书清同治年间,岳西已有湖北大鼓流传,源于湖北大鼓(东南派),历史达百年以上。岳西鼓书是一种由单人表演,击扁鼓、打牙板,有唱有说的曲艺形式,属于曲艺类的说书项目。鼓书剧目主要以长、中、短篇传记和坊间唱本为主,兼及现实生活题材创作。艺人需要掌握传记故事的主线情节,多现场即兴编词,坐、站、说、唱不拘形式,使用当地方言说唱。所唱主要曲调为单曲体平板调,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十字句的上下句反复式句体,合辙押韵,平仄相宜。描摹人物,引人入胜。鼓书曲牌总称〔绿林鼓板〕,又称江湖鼓板,共有十二调,目前在岳西保存流传下来的尚有七调。2014年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项目名录。2015年岳西鼓书传习基地挂牌成立。

 经过我们详细的进一步考察了解到:清代同治年间湖北大鼓(东南派)由太湖后北乡传入今岳西县,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从艺人的师承关系追溯,早期由湖北饶姓艺人传来鼓书,因其演出内容贴近生活,说唱形式通俗易懂,单人表演自由灵便,很快就被山区民众喜爱并接受,形成了本土化的曲艺节目。民众纷纷效仿学唱,一时风靡乡里。渐成为了职业演唱艺术曲目。清末民初店前镇的汪坤山和太湖人叶开诚是岳西县第一代职业鼓书艺人(原先都是唱道情),他们继承前辈的说唱技艺,结合本地方言,形成了以太湖后北乡口音为基础的岳西鼓书方言语系并沿袭至今,店前镇的汪坤山和太湖人叶开诚是岳西鼓书的奠基人物。

 新中国成,民族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汪坤山的后人、著名的店前艺人汪洪早,应岳西县文化部门所邀,在文化馆开办了三期全县鼓书培训班,传授弟子众多,是岳西鼓书繁荣发展的核心人物。汪洪早的弟子李启厚曾是岳西县文工团演员,1959年参加过安庆地区会演,是让岳西鼓书走出县城、登上城市舞台的第一人。在此时期,岳西县范围内鼓书演出十分活跃,范围扩大到天堂镇、温泉镇、五河镇、连云乡、中关乡等县域各地。其时,岳西全县计有职业艺人10余名,业余说唱者难以计数。这代艺人极大的丰富发展了岳西鼓书的表演形式,使鼓书在六十年代初盛极一时。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受时代变革、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岳西鼓书演出日渐稀少,演出范围又收缩到店前镇、冶溪镇、古坊乡一带,如今田间地头已鲜见说唱艺人的身影。

 进入新世纪,随着各级政府重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新一代鼓书艺人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开拓思路,大胆创新。不满足于传统走村串户的个体说唱,采用了新兴传播形式。大胆尝试,自录鼓书光盘销售到附近周边乡镇、太湖县等地。尤其随着外地农民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和浓郁的思乡情结,岳西鼓书说唱以磁带、光盘的形式伴随着农民工的大潮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成为慰藉游子的精神食粮。      

 岳西鼓书在岳西县经历了清代的传入期,民国的发展期,建国后的兴盛期、如今的创新期,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民间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在演出现场一片喝彩声和掌声中,我们还了解到: 岳西鼓书,由开场书帽、正书和结尾的文体结构组成;演出以书帽开头,可说可唱,内容与正书无关。艺人说唱鼓书以历史传说,野史演义,民间唱本为主,可现场编词,行内称造词。艺人必须通晓原著,记住其故事发生的朝代、地点、人物、主线情节等要点,设计好分场结构框架,演出时现场进行口头创作。说、唱、做是说书艺人必备的基本功,是演出成功与否的关键。

 说,是语言艺术,行内称道表、说白;说白有两类,一是艺人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介绍人物;二是替人物说话,以第一人称说唱人物语言,区别不同人物性别、年龄、身份,运用变音技巧,达到如闻其声,似见其人的效果。道表有章法,忌散言碎语;艺人还善用方言俚语、插科打诨以吸引听众;有的艺人则巧妙的借用诗词歌赋,出口成章。

唱,是声调艺术。艺人所唱为平板调,长于叙述故事,唱词合辙押韵。岳西艺人多用轻音韵,即人辰辙;唱词还要注重平仄,上句落仄,下句落平;唱词为七字句(二二三式、四三式)或十字句(三三四式或三四三式)的句式结构;艺人可自由增加衬字丰富其表现力。唱腔风格讲究张弛有度,字正腔圆。于诙谐处见儒雅,在细腻中激情。每个艺人的说唱风格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他们共同构成了岳西鼓书丰富多样,精彩纷呈的流派风格。

 做,是表演艺术。岳西鼓书重做工,素有一人唱起一台戏之说。鼓书艺人和书目人物之间频繁转换角色,时进时出,艺人灵活运用手法、眼法、身法、步法,以喜怒哀乐各种表情达到以虚为实、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同时还善用口技模仿各种声音,增强其感染力。

 岳西鼓书是根植于民间的草根艺术,其形式和内容通俗化、大众化。鼓书为单人表演,独来独往、活动灵便。鼓书的表演场地不拘一格,田头地边,农家小院,随时随地。既可茅屋草舍露天说唱,也可登入大雅之堂。多在农闲喜事、礼仪节庆的场合演出。它具备易于接待,费用低廉,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倍受民众欢迎和喜闻乐见

 岳西鼓书的音乐结构为单曲体,徵调式,四句[平板调],落音分别为“1565”“2565”;节奏多用24节拍,每句四小节,收句延长至鼓点接上;常用“15”上下句反复演唱大段叙述性唱词,唱腔以平板调为主,兼有急板、缓板、哭板和叠板的板式,以表达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

表演器具由扁鼓、牙板、鼓条、鼓架组成,扁鼓以梨木、红木或枣木挖成圆形,上下蒙牛皮,边缘用铆钉固定(直径为25—30cm以内,高度为20cm左右);鼓条用材质坚硬的杂树条(长度为30cm左右);鼓架用六根细竹支成三角形支架,高度根据艺人身高及使用习惯而定,上用细绳攀系以固定板鼓;牙板采用材质坚硬,音质清脆的红木、檀木、枣木、梨木制成(长度为25—30cm、宽度为8cm、厚度为1.5cm)。

 岳西鼓板调,即鼓书艺人演出中击鼓打板使用的曲调,大多数艺人沿用传统的三下牙子四下板基本板调。但在岳西鼓书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县域和周边地区鼓书艺术的交流融汇,这种基本板调被各代艺人不断发展创新,其中杰出的艺人刘友梅掌握一套绿林鼓板,俗称江湖鼓板。是由各种轻重缓急、刚柔并济的板式、节奏组成的套路板调。艺人根据说唱内容、人物情感、环境渲染的要求而灵活选用鼓板调,使得有限的节奏、板式呈现出极其多样性的变化,具有高度程式化、技艺化的艺术特征。现尚六板七调

 六板分别为激板,快板,慢板,悠板,缓板,点板。板路运用涉及使用手法和节奏快慢:其中,激板、快板,用14节奏,演奏时击鼓出声重而脆,击打牙板速度快而有力。慢板、悠板,用24节奏,演奏时鼓声舒缓动听,艺人需达到慢中带悠、悠中传情的感觉,击打时牙板向外轻轻点打。缓板,用44节奏,鼓声轻柔缓慢,艺人借此表达伤心泪别的心情。牙板向内轻轻敲打,俗称反把。点板,用14节奏,在对白间使用,调节气氛、控制节奏,牙板正打点敲,属于常用手法。

 七调分别为二马回场百鸟出山吕洞宾娘送女情板韩湘子凤点头[二马回场调]使用点板、缓板,用于鼓书唱腔和道白的间奏伴奏,集中使用常见于书帽子和结尾。[百鸟出林调]只使用激板,以极快的牙板击打速度营造疾风骤雨般的效果,常见于表现两军作战的激烈场面。[吕洞宾调]使用慢板转激板,常在故事中瞬息祸福、大难临头的转折、突变情节中使用。[娘送女调]使用慢板、悠板、缓板,常见于婚丧嫁娶、生死离别等情节。[韩湘子调]使用慢板、悠板、快板,用于夫妻分离、久别重逢、思乡盼亲等情节。

[情板调]使用悠板、缓板、快板,用于男女谈情、喜事临门的情节。[凤点头调]使用中速的快板、悠板,用于男女对话,互诉衷肠的的情景。

 岳西鼓书所唱主要曲调为四句式平板调,唱腔音乐结构为单曲体,唱词大都为七字句十字句的上下句体,音乐构成较为单纯稳定。岳西鼓书艺人所处文化环境优越,当地有黄梅戏、高腔等戏曲音乐,宗教音乐(道士腔、佛教音乐)以及丰富的民歌。还有太湖鼓书、英山鼓书,因此 岳西鼓书艺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从各种地方音乐中吸收养分,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岳西鼓书曲调形态。

 岳西鼓书因为丰富的鼓板调式,在叙述故事情节、描写人物性格与心理活动时,使其具有独特的效果。这种根据故事的篇幅、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的需要所组合成的板腔序列,构成了岳西鼓书的鼓板调结构形态。

 岳西鼓书是用岳西县西部方言说唱的曲种,在其韵白中也保持地方语言的特色,构建了以冶溪、古坊等地(原太湖后北乡)特定方言为音韵基础的语言形态。

 岳西鼓书艺术以师徒口耳相传为主要传承方式,艺人必须掌握熟知大量的历史演义、民间故事、人物传记,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做到书场献艺随口道来、出口成章。同时鼓书表演形式相对固定,初学较易入门,但说好不易,这就使得鼓书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和较高传承要求的特征。

 岳西鼓书是安徽省现存历史较为悠久的曲种之一,距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自清代同治年间传入,历经五代艺人传承发展,已形成具有本地文化特色传承的曲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岳西鼓书唱词合辙押韵,文辞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不仅承载了当地人的世界观、理想、愿望和趣味,而且大量蕴含着当地人的社会伦理和传统社会道德。所唱劝世、习俗故事等都充满了惩恶扬善、精忠报国、扶危济困、尊老爱幼尊纪守法的普世价值。岳西鼓书的表演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和娱乐,而且兼具民俗载体、乡土生活和社会教育的多重功能。这为丰富大众娱乐生活,塑造社会人文精神,弘扬优良道德规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130101002623.jpg

告别岳西,踏上返程之时,那醉人的艺术------岳西鼓书音犹在耳。其声情并茂的演唱影像久久映现在脑海之中,定格在美好的记忆之中。


最新評論
請先登錄才能進行回復登錄
要文
更多
11
更多
免责申明

       免责申明

      1、中国摄影艺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0-04-22-0   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2-04-22-2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登记证号码:66005208-001-04-22-1 

       2、本站是由中国摄影艺术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 、 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主办 。本站所刊登信息,不代表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勿经书面授权,本站所刊登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法律依据,确切内容以正式文件及实际业务为准2022 中国摄影家国际联合会官方 版权所有。

      3、因平台信息海量,无法杜绝所有侵权行为,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 邮箱:zgsyxwtxs@163.com),以便及时删除。

网站发布文章管理及规定




城市選擇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山西:
陕西:
甘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青海:
西藏自治区:
四川:
河南:
江苏:
安徽:
湖北:
重庆:
贵州:
湖南:
江西:
上海:
浙江:
福建:
云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
海南:
黑龙江:
吉林:
辽宁省:
内蒙古自治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台湾省:
技術支持: 淘福 | 管理登陸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