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小平同志在大别山区的最后一站 ——探访潢川县双柳树镇曙光村环山中国摄影新闻通讯社(记者 周保国)河南消息:年终岁尾,喜迎新年。冬日阳暖,天高云淡。2024年12月31日下午,我和“美好信阳推介官”叶自武同志利用应邀到潢县参加“潢川高中120周年校庆”之际,在好友、文友刘忠全(潢川老年诗词研究会会长)、陈国太(潢川党史史志办主任)、叶榄(著名的环保、公益、爱心大使)等人的陪同下,专程前往位于大别山北麓的潢川双柳树镇曙光村环山村民组,探访1948年2月邓小平政委率领的刘邓大军“前指”在此的驻地。
根据党史资料介绍,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司令员(1892-1986,重庆开县人)、邓小平政委 (1904-1997,四川广安人),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批南征部队12.4万人(史称“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历时28天,歼敌6万余人。 8月7日,刘邓大军从鲁西南分三路向大别山挺进(李先念、王宏坤于11月初率第二批二个纵队也来到大别山),连续突破敌军的前堵后追,跨越陇海铁路、黄泛区、沙河、汝河等重重险阻,于8月24日下午到达我市息县彭店。刘邓首长马上命令六纵18旅旅长肖永银于25日前攻下息县县城。26日,刘邓首长率领“野司”机关和中路大军到达县城南部不远处的淮河北岸;27日,刘邓率部队徒涉淮河,顺利进入大别山区继续南行;29日,刘邓首长在光山县北向店发出指示;30日,又在北向店发出了《关于创建巩固的大别山根据地的指示》;31日,刘邓首长在北向店乡高山村山东湾村民组召开了“野司”直属队连以上干部会议,邓小平作了题为《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 在这次会上,留下了一张邓小平剃着光头、身形消瘦、着白短褂、背景是土坯墙的黑白照片(此照片现收藏于“中国革命博物馆”和收入《邓小平传》一书中)。9月10日,刘邓首长在光山南向店西杨岗接见坚持大别山斗争的地方领导刘名榜等人。9月27日至29日,刘邓首长又在光山砖桥镇文氏祠召开了著名的“王大湾会议”。10月26日至27日,刘邓首长亲临前线指挥,在湖北广济北部地区取得“高山铺大捷”,歼敌一万二千多人,打了一个大胜仗,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
不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中央决定,刘、邓实行“分兵”:即以邓小平为“前指”,率大部队继续坚持大别山;以刘伯承为“后指”,率一纵极少数部队北上到淮河以北地区发展。1947年12月14日凌晨,刘伯承率部北上途经光山北向店乡何小寨宿营时,突遇蒋军主力整编十一师,经一天激战,毙伤敌3000余人,打退了敌人的进攻,顺利渡淮河北上。1986年1月,信阳籍著名作家叶楠,应天津电影制片厂之邀,写反映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电影剧本——《伟大的战略转折》。 为了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叶楠回到阔别三十多年、他曾在“省立七中”(潢川高中的前身)求学的豫南潢川,我(时任县委副书记)陪他好几天。某日,我作为向导,陪同叶楠和电影厂人员,专程前往光山县北向店乡,先后看了高山村山东湾“野司”旧址、何小寨“五虎岔羊”刘伯承脱险旧址。“五虎岔羊”是一个地名,是当时敌我双方激战的中心地带,后来建有一座“五虎岔羊战斗纪念碑”。叶楠当时对我说,北向店这两处革命旧址发生的精彩故事,他要好好地写一写。
刘伯承率“后指”北上后,邓小平率“前指”及大部分指战员,继续战斗在鄂豫皖这片红色土地上。当时,是真正的“五更寒”,天冷地冻,缺食少穿,他们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度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1948年2月4日,邓小平政委、李先念副司令员、李达参谋长率“前指”驻扎在潢川县双柳树镇环山村。2月7日,中央军委电令邓小平率刘邓大军主力转出大别山。在2月9日(农历除夕)这天,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邓小平作了《关于战略反攻与主力北上》的报告,时任潢川县委书记的冯祖华应邀参会。会后不久的2月21日,根据中央指示和形势发展的需要,邓小平率部从环山出发,经黄岗高店、桃林春河集北上,渡淮河、经淮滨县,于1948年2月24日,邓小平率“前指”与刘伯承的“后指”,在安徽临泉县韦寨胜利会师。邓小平率“前指”在环山驻扎了半个多月时间。
从1947年8月24日刘邓首长到达我市息县彭店,至1948年2月下旬邓小平率“前指”从双柳树环山村北上,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艰苦奋斗,浴血奋战,先后解放了23座县城,创建了以我市新县为中心、鄂豫皖三省方圆数百公里、下辖8个地区、33个县、人口多达1200多万的革命根据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具有十分重大的军事意义、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这次能到环山村进行实地探访、考察,了却了我的一桩多年心愿。据当地村民讲,邓小平等人当年是住在一处旧祠堂里,由于年久失修,原址已不复存在。我个人认为,鉴于环山是邓小平在大别山的最后一站,鉴于环山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终点,鉴于环山是邓小平在大别山最后召开重要会议并发表讲话的地方,鉴于邓小平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外交上的特殊历史地位,因此,我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和潢川游子,强烈呼吁当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环山的政治价值、军事价值、历史价值,千方百计修复好、保护好、利用好这处革命旧址,使之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教育、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的红色基地。 环山,历史永远铭记你: 环山,人民不会忘却你, 环山,重放光辉期待你! 图片由纪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座谈会提供 |